糖友如何科学选用食用油?
膳食脂肪的控制是疗中总热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而且与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因此吃多少油、吃什么油一直以来备受糖尿病专科医生与患者朋友的关注。
食用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甘油三酯(脂肪)是由甘油(约10%)和脂肪酸(约90%)组成的。脂肪酸的种类很多,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脂肪酸的含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决定了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不一样。
糖友科学选用食用油的总体原则
1.控制总量比种类更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食用油的数量远远比种类更重要。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油,进入身体后都将增加能量负荷。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热量9千卡,这是同等重量的另外两种产热营养素(蛋白质和糖类)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热量的两倍多(蛋白质和糖类为4千卡)。因此建议每人每日食用油用量控制在15-25克,具体用量需要根据其他食物中提供的热量来进行个体化考虑。
2.控制总量的同时宜兼顾各类脂肪酸的摄入量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热量应为饮食总热量的25-30%;每日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要超过饮食总热量的10%,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应少于总热量的1%;避免或限制下列食物: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300毫克/天。
3.食用油种类宜多样化
如果有可能,尽量多尝试一些不同的食用油,而不要老是盯着一种油吃,因为不同的食用油的营养价值也有所差别(见下文详述),经常换着吃可以互相补充各自的不足。
4.植物油比动物油对糖尿病患者更好
常用的食用油可以被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脂肪,例如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鱼油等:另一类是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茶籽油、橄榄油、米糠油、芝麻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
一般而言,动物脂肪(除鱼油外)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而植物油(除可可油、椰子油外)则大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糖尿病患者宜食植物油、少食动物油,这样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减轻脂类代谢紊乱。
5.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最好与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相结合
适当体力活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体重,同时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其在糖尿病防治中的有益作用已经得到了国际国内的普遍公认。
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地运动12-14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各类檀物性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1.大豆油
大豆油是以大豆为原料生产得到的食用油。大豆的营养价值高,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种植。大豆的含油量较低,仅为16%-24%;大豆毛油中含2%左右的磷脂(其中卵磷脂约占33%;脑磷脂14%;肌醇磷脂17%)。值得一提的是,大豆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
大豆油的主要营养特点是富含人体需要的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a-亚麻酸),这两种脂肪酸的比例也比较适当,因此是有利于健康的理想油脂。大豆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50%-55%)、油酸(22-25%)、棕榈酸(10-12%)和亚麻酸(7%-9%)等。另外大豆油的维生素E含量也很高。
2.菜籽油
菜籽油是我国的主要食用油种之一,取自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籽,其含油量为30-50%。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受产地、土壤、气候及品种的影响较大,我国部分地区传统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范围为:棕榈酸2%~5%;硬脂酸1%-2%;油酸10%~35%;亚油酸10%-20%;亚麻酸5%-15%;芥酸25%~55%;花生四烯酸7%-14%。
传统菜籽油因为芥酸含量较高,曾经引起营养学领域对菜籽油营养价值的极大争议。动物实验发现,芥酸含量较高的菜籽油喂养幼鼠,可以导致心肌出现脂肪沉积和纤维组织形成,但中国和其他国家已经食用菜籽油多年,并未出现类似的现象。尽管芥酸对人体是否有害尚缺乏充足的科学证据,但很多科学家仍建议谨慎对待。
目前市面上的精炼菜籽油大多数为低芥酸菜籽油,其营养学特征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棕榈酸低于4%),而油酸与a-亚麻酸含量相对较高(约60%),在常见食用油中,其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茶籽油;除大豆油外,菜籽油是含有明显数量a-亚麻酸的另一种油脂。
3.花生油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