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急救 > 疾病急救 > 正文

冬季必须了解煤气中毒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1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常见原因包括: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烟倒流;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烟难以流通排出等。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但必须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重度: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肢体僵硬或瘫软、心肌损害或心律失常。

  冬季是煤气中毒的高发季节。煤如果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果一氧化碳滞留室内空气中,就可能造成煤气中毒。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介绍,尽管各级政府部门一直都在大力宣传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街道、村镇检查,但每年这类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没有脉搏,立即进行不间断胸部按压,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速度每分钟100次。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实行救助:

  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中度: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多汗、烦躁、逐渐昏迷;

  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含量为25%至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也可能造成中毒。此外,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浴时间过长,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觉,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为什么会发生煤气中毒?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以防引起爆炸。

  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作出心脏体外按摩。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至0.06%或以上浓度,就能很快进入血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由于人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中毒者昏迷并危及生命。

  昏迷者按昏迷病人的处理进行。

  有哪些表现?

  轻度: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症状;

  立即给氧,有条件应立即转医院高压氧舱室作高压氧治疗,尤适用于中、重型煤气中毒患者,不仅可使病者苏醒,还可使后遗症减少。

  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毫升,加维生素C500~1000毫克。轻、中型病人可连用2天,每天1~2次,不仅能补充能量,而且有脱水之功,早期应用可预防或减轻脑水肿。

  立即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为太阳、列缺、人中、少商、十宣、合谷、涌泉、足三里等。轻、中度中毒者,针刺后可以逐渐苏醒。

  如何进救助?

  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今年10月15日至11月10日,北京市已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38起,累计中毒60人。卫生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冬季采暖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煤气中毒。

  卫生部门建议,居民在安装炉具或土暖气时,首先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并修补。其次,要检查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屋外烟囱的出风口要安装弯头,出口不能朝北,以防因风大造成煤气倒灌。一旦出现了一氧化碳中毒情况,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同时将病人抬出房间,给予吸氧或呼吸新鲜空气。市民及其家人、邻居或其他知情者应及早拨打120或999求救电话。

  何为煤气中毒?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