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退烧 > 感冒发烧 > 正文

女性经期外感 如何辨证论治?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0

  在某医院被诊为“感冒”,给予西药输液治疗数天,症状不减,改服中药治疗效亦不佳,而寻余治疗。观前医处方为银翘散加减。患者现状:头痛,头晕,寒热往来,汗出热退,口渴不多饮,少腹胀痛,心烦易躁,夜寐不安,梦乱纷纭,胸胁胀满,心悸,月经量少,淋漓不尽,小便短赤,舌质红,脉弦。辨为经期外感,余邪未尽,热入血室,热瘀互结。治宜和解少阳,清热安神,活血化瘀,凉血调经。

  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龙齿30克(先煎)。服3剂后,诸症减轻,寒热已退,月经排出较多血块,月经已干净,续服3剂,诸症皆愈。

  此病为经期感受外邪,属中医“热入血室”范畴。关于“热入血室”一证,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书中均有相同的描述,属外感病范围。所谓血室,历代注家看法不同。有的说是冲脉,有的说是肝脏,有的说是子宫。综合各家之说和临床实践,血室对于妇女来说,实际上是指以胞宫为主体,包括与其相连属的冲任二脉以及脏腑等围绕妇女月经的综合性功能的概念。因为冲为血海,任主胞宫,系妇人生养之本,而且肝经络阴器,为藏血之脏。所以,对于血室的概念,必须全面地加以概括才能符合临床实际,而决不能把血室单纯地看作是某一实质性器官。

  “热入血室”之病因病机,乃由于患者平素多有情志不遂,抑郁不欢,肝木不达,经水适来,或新产之后,气血耗伤之际,血海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而入,邪热与经血相搏,正邪交争,不得外解,瘀阻胞宫而致。临床表现可见发热,头痛,口不渴,或渴不多饮,予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或澹语如见鬼状,大便多秘结。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