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投资人的七条饮食法则(2)
可是,在饮食这个界别灵不灵呢?这要看你追求什么。女性是感性动物,她们不总是用味蕾吃饭的。吸引她们的可能是店铺的装修风格(气氛),也可能是食物的造型,甚至可能是某本时尚杂志的背书——你可以去观察一下女性用户对于一家叫做「星乐美」的蛋糕店的点评感受一下。所以如果你是味觉至上的食客,还是不要轻易进入美女满座的店了。
五、远离美食家
说到背书,不得不也谈到那些美食家。他们就像股票的(卖方)分析师,总是在资产价格最高的时候让你买进某只股票。你必须理解,很多股票分析师或美食评论家之所以在做他们做的事,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超常的眼光或舌头,而是仰仗他们的职业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优势:他们必须靠分析某只股票和介绍某家餐馆为生,而为了扩大生意,分析和介绍很容易就变成了吹嘘。
并不是说他们人品不行,这是由行业格局决定的。就跟很多平庸的分析师经常推销蓝筹股,平庸的美食家通常热爱推荐昂贵的餐厅。没别的,不容易出错嘛——你顶多吃不起,但不是因为我的推荐不靠谱。
六、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之二)
(丸龟制面是一家让人拍手叫好的日本连锁快餐。可是随着人气飙升,它开在北京的店的水准,从供应的餐食到卫生程度都每况愈下,不知道是不是店家觉得黏糊糊的餐具能让他们显得「更本土」?不会再爱了)
当人人都在谈论某只股票时,你可能就要考虑卖出。2007年的时候(2005年-2007年,国内A股经历了一次从牛市到熊市的过程),你家隔壁的大婶都能向你推荐买什么股票。当你去某家餐馆排队的时间从5分钟变成50分钟,当你身边的朋友纷纷开始跟你谈论某家餐厅,当这家餐厅的点评数量从20条变成200条,也许你就要开始放弃它了,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泡沫正在越吹越大,如果你看不清前路,保守的做法就是先远离。
七、勇于离场
这是一条相当朴实、但又很难被完全掌握的原则,尤其是当股价涨得很不错的时候。这条原则是:当你买入一只股票时的理由已经发生变化,那你就卖出它吧。同理,如果一家餐馆吸引你的理由不复存在,就不要再拘泥于所谓的老主顾感情(它曾经是多么好),也不要在意别人如何夸赞它,只要你确认自己的判断没错,就离开它吧!
VOSS 深受各路大牌明星喜爱。据说麦当娜曾经因为一家酒店不提供这个品牌的水而拒绝入住。
最后,我必须给这7条法则给定一个适用范围。这些经验只适用于你希望理性消费的时候。假如你今天就是想尽兴,就是想在装修华丽的西餐馆里开一瓶他们刻意放在桌上的 VOSS Water(挪威奢华瓶装水,号称麦姐指定饮用水) ,那请统统忘记这些法则,一饮而尽吧。和快乐比起来,其他投资回报又算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