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不彻底改病因
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同样心肌梗死的危险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冠心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三大类,对于冠心病以往基本是依靠药物治疗,随着代表手术发展趋势的微创技术迅速崛起。近年来出现的心脏介入手术能立即疏通狭窄或阻塞的心脏血管(冠状动脉)。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通过介入治疗改善患者病情,以期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史上的一场革命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指以导管为基础应用机械原理针对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瘘等)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应用导管诊断心脏疾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中最为突出的进步。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是由于血脂代谢异常、冠状动脉损伤炎症反应等原因导致,随之而来的心肌缺血会逐渐发展成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后果,传统的药物治疗不能完全解除由冠脉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即再血管化治疗),而介入治疗可较完美地解决这一难题。介入疗法无需打开胸腔,只需穿刺外周动脉插入一根导管,把支架送到狭窄的冠状动脉,即可解决问题。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非万能
不少冠心病人都以为接受介入治疗后就彻底根除冠心病,但这种想法却是一厢情愿。冠心病介入治疗只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治疗后疾病就已经痊愈,一劳永逸。
冠脉放置支架的介入疗法,代替了部分心脏外科搭桥手术,的确能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但支架并非万能,在心脏置入支架是不得已的治疗手段,术后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心血管的局部疏通问题,但并不能彻底改变血管腔的狭窄病因,更无法保证其他“非罪犯”血管永远畅通无阻,因此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可能。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