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身 > 健身计划 > 正文

夏季健身警惕10大注意事项(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8

  适当补充盐分 在运动中可喝一些低浓度的盐水、葡萄糖水、果汁等,这样即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补充无机盐,保持体液平衡和血糖浓度;运动后可喝些热茶、热汤等,对解渴、恢复体力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夏季人体水分蒸发较多,饮水对参与健身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专家建议,如果外出健身,最好自己带水,不断地少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饮水,切忌狂饮。因为狂饮对胃有很大的刺激,而且当饮水超过1000毫升时,就会通过身体调节机制,造成水利尿,反而造成水分的流失。

  必要的热身

  这是在开始运动前的必要过程。花上5分钟的时间,让你的身体完全地活动开,有稍稍出汗的感觉是最好的。

  必要的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就是帮助你放松肌肉,从而防止第二天的肌肉酸痛。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个动作的最好时间是在你完成热身运动之后,同时,持续每个动作20至30秒,这将有助于肌肉松弛。

  动作不要太急

  剧烈的动作会使你的肌肉超出负荷,从而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规则:2秒举起,4秒放下,保持有节奏的动作起落。要知道,做得越慢,收到的效果会越好。

  运动后的必要“冷却”

  身体在锻炼之后,也需要时间恢复平静,让心率重归正常。可以缓缓地放慢动作,直到心跳还原至每分钟120下或更少。当感到自己的心跳趋于缓和,呼吸也逐渐平稳时,就完成了最后的“冷却”工作。

  此外,运动后一定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因为运动导致毛孔张开,冷水刺激很容易引起感冒等病症。

  夏季运动的养生之道

  为夏季“运动调养”把脉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注意研究夏季来临给世间万物带来的各种变化,《礼记》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夏季运动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场所。无论是对于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而言,清晨、傍晚和夜间是运动的最好时间,河湖水边、公园庭院、森林海边都是运动的好去处。中老年人不适于参与高强度、对抗激烈的运动,2小时以上的散步、20至30分钟的慢跑、3至4套太极拳、几遍广播操 这些强度低、“慢热型”的锻炼,更加适于气血运行相对缓慢的中老年人。

  “运动养生,心态要正,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这是夏季运动的重要原则。

  所有的运动健身调养,都离不开健康的心态,只有保持良好心态,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对于广大中老年人而言,夏季更应该保持快乐欢畅,精神饱满。

  夏季锻炼防“热病”

  人们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进行锻炼,须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否则不但达不到锻炼目的,反而会罹患“热病”,具体地讲,“热病”主要有3种:

  热晕症。由于锻炼时血液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改变而引起的。锻炼时大量出汗可引起身体失水,使血容易减少,同时由于皮肤散热需要,体表的血液循环大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再加之头部受热过多,引起机体强烈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脉搏细弱、神志恍惚,严重者甚至会昏迷。

  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机体失水失盐,以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肌肉的生物敏感性改变,引起肌肉痉挛,其中负荷较重的肢体肌肉最容易发生痉挛。

  热衰竭。由于血液循环系统和热调节系统的调节功能不能适应热环境锻炼的要求导致的机体部分器官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身体产热增加,体温升高,严重者体温可达42 以上,颜面潮红,皮肤灼热,有时流鼻血,步态蹒跚甚至昏倒。

  当锻炼者发生“热病”或有先兆时,应迅速离开热环境,到阴凉处休息,喝些含盐饮料或藿香正气水。对头痛剧烈者,应冷敷头颈部,针刺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对较重的病人,在积极进行急救的同时,要及时送医院诊治。肌肉痉挛者,可多饮些淡盐开水,牵引痉挛的肌肉,并用纱布蘸白酒或醋在抽筋处反复摩擦。高热衰竭的病人,应安静仰卧,头部垫高并进行头部冷敷,用白酒或酒精擦浴,少量多次地补给冷的淡盐开水或清凉饮料。

  夏季锻炼后“三不要”

  不要立即大量饮水。锻炼后消耗很多能量,各器官急需休息,大量进水势必加重胃肠道及心脏负担。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