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急救 > 中毒急救 > 正文

小儿铅中毒有什么急救措施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9

  不少“顽皮、不乖”的孩子趁假期去看心理医生,然而,昨日记者从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这些孩子中有80%都是铅中毒,多数与吃膨化食品、咬指头这些生活习惯有关。

  【八成不是心理问题】

  每年一到放假,有些家长都喜欢带孩子看心理医生。特别是那些平时脾气暴躁、多动的孩子,家长总想请医生辅导。据了解,仅前日一天,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就收到40多位这样的孩子。记者从心理科梅教授处了解到,这些孩子经过血铅检查,发现有80%都属于铅中毒,根本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

  儿童铅中毒可表现为多动、易怒、暴躁,昨日一位合川来的小男孩情况就非常典型。这位孩子不仅咬伤了妈妈的手臂,在学校还经常和同学发生摩擦,一生气了就咬人。家长以为孩子是心理有问题,最后血铅检查报告出来一看,孩子血铅含量达到702微克/毫升,超过 卫生部规定的100微克/毫升七倍还多!孩子的父亲是搞汽修的,孩子常去那里玩耍。“这就难怪了,这些地方空气粉尘中铅含量很高。”医生表示。

  【咬指头易导致铅中毒】

  医生表示,儿童的神经系统对毒性物质抵抗力很脆弱,尤其是铅。教育和帮助儿童避开铅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铅毒的关键。

  据介绍,孩子体内80%—90%的铅是从消化道摄入,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摸了食品袋上的字、画画后又用手抓食品,摸了涂油漆、彩釉的装饰物或玩玩具后又吃手,以及常去加油站、电池厂、汽车站这些空气粉尘铅含量高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膨化食品的铅含量也比较高,皮蛋、爆米花和劣质罐头、饮料这些高铅食品也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新华网)

  相关知识链接

  【概述】

  小儿铅中毒(lead poisoning)大多经消化道摄入引起,引起急性铅中毒的口服剂量约为5mg/kg。

  【诊断】

  急性中、重症铅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多能作出诊断,但对慢性、微量铅中毒病儿,简易可行的检查方法尚在探索之中,因此种病儿智力常有不同程度的落后,故目前已引起广泛注意。

  铅中毒初期呈现消化道症状时,应与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等鉴别;有腹绞痛时须与急腹症鉴别;发生脑病征象时应和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及手足搐搦症区别;遇有末梢神经炎症状和体征时,须和脊髓灰质炎及白喉性神经麻痹区别。

  【预防措施】

  儿童铅中毒的原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我国造成儿童铅中毒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工业污染:由于铅被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国防、蓄电池制造、电缆、油漆等诸多领域,造成不同程度的铅污染;

  (2)含铅汽油的尾气排放,村村通公路,汽车增加,尾气增多;

  (3)环境污染,水源、土壤、公路两旁的农作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4)从事与铅有关的工作人员,如印刷、景泰兰制作、汽车驾驶工作的人员,回家前无立即洗澡更衣等卫生习惯,使工作场所的铅尘通过衣服、头发、双手等带回家中污染环境;

  (5)长期接触含铅学习用具和玩具。根据国外学习用具和玩具的着漆层中可溶性铅含量小于250毫克/公斤的标准,曾对9种不同类铅笔检测,有6种均超标,最高超标4倍。在其他几种学习用品中有6种超标,含量最高的为课桌椅棕黑色油漆层超标37倍。教课书彩色封面的含铅量超标14倍;

  (6)用煤制品做饭取暖的家庭室内铅含量比室外空气铅含量高达18倍。室内吸烟、室内装修用含铅油漆粉刷均造成铅污染。某些罐装饮料是用铅焊制作,均可使含铅量增加。爆米花、松花蛋均使铅含量增加。

  生活在同样环境下,儿童容易铅中毒。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在非职业性铅暴露时,铅吸收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成人消化道对铅吸收率为5%-10%,儿童高达42%-53%,由于儿童行为有较多的手-口动作,将铅尘由手带入消化道;婴幼儿生长快,需要营养多,在大量吸收营养物质的同时,也将有污染的铅吸收;儿童胃排空较成人快,当胃排空时铅吸收率较胃充盈时增加约45%;年幼儿咳嗽排痰功能不完善,常将呼吸道吸入的铅尘随咳痰时吞入消化道;空气中的铅尘多积聚在地面上1米的空间,此高度正是婴幼儿童呼吸活动玩耍的范围,增加铅吸入,铅在儿童呼吸道和肺中的吸收率较成人高约1.6-2.7倍。

  儿童由于各脏器组织的防御结构发育不完善,如肝脏解毒功能差,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差,儿童排铅的能力较成人小,成人摄入体内的铅约99%最终随大小便排出体外,而儿童摄入体内的铅只有66%左右可被排出体外,仍有约1/3的铅滞留在体内。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