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饮食 > 正文

糖尿病 不吃甜还是不吃糖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4


  “今年送礼送什么,无糖食品送健康!”“糖尿病人专用食品——不含糖,不升‘糖’(血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不少超市里的食品都打起了“健康牌”,纷纷用“无糖”、“低糖”、“吃了不发胖”等诱人字眼招徕客人。然而专家指出,“糖”在医学里是一个广义概念,不单指蔗糖、白糖,实际上哪怕完全没有甜味,但只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也算“糖类物质”,进食后照样会对血糖产生影响。为此,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切莫对“无糖食品”掉以轻心,以为“无糖”就能放任吃。

  现象

  送礼要健康 无糖食品受热捧

  “100克普通糖所含热量为400千卡,而100克优质糖醇所含热量仅为25千卡。吃无糖食品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不蛀牙,因为在嘴里不发酵,而且吃多了也不口渴……”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大型超市,发现一些专门出售无糖食品的专柜前都有销售人员在卖力地推销。而据记者观察,被这些打着“健康旗号”食品所吸引的市民不少,就在记者采访的短短10分钟里,一位中年男子就一口气从专柜买了十包无糖饼干。“我母亲有糖尿病,所以过年回家打算给她带点无糖食品。”然而当记者再追问“无糖食品到底是什么?”这位男士则显得有点迷惑:“应该就是不甜吧?”

  专家

  食品不甜不等于无糖

  确实,大多数市民的认识与这位先生一样,“无糖”就等于“不甜”,因此只要看到目前市场上标有“无糖”字样的食品就将其与“健康”画上等号。

  对此,广医二院内分泌科主任李万根指出,购买无糖食品光看是否含有蔗糖、白糖等成分是不够的,还必须看其配料表里是否有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等成分。“如果配料表里有以上成分,食用后仍能使血糖升高。”此外,还要看其主要原料是否为低脂肪、低血糖生成指数、低热量原料,是否含有高膳食纤维等。

  李万根解释说,之所以不能只盯住“糖”字,是因为“糖”在医学上是个广义的概念,糖可以专门指白糖,也可以指各种有甜味的、能够在人体中转变成为葡萄糖的食品成分,比如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哪怕没有甜味,只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也可以称为‘糖类物质’。”

  因此,按照欧洲国家的通用概念,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

  李万根还说,进食无糖食品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升血糖,“关键还要看这种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等其他成分,这是因为很多营养成分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例如一些无糖食品虽然没有加糖,但其主要原料是精加工面粉,这就和精面馒头一样,血糖生成指数很高,进食后能很快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还有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如油炸食品、果仁、巧克力等,虽然无糖,但也会使血糖、血脂升高。所以,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人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减少摄入。

  理想的无糖食品主要原料为低热量、低脂肪、富含高膳食纤维的无糖食品,如荞麦、燕麦、魔芋等,适当食用可控制餐后血糖,还有饱腹、通便、减肥、降脂功效,十分适合肥胖、便秘者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选用。

  健康策略

  糖友饮食把关还得靠自己

  “糖尿病人要使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不能依靠‘无糖食品’关键要自己控制好每天摄入的热量,采取‘总量控制’。”李万根介绍,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血糖水平为其算出每天摄入的热量“总量”,至于病人,则需在日常饮食中为自己把关,不要超过医生计算出的标准,在日常饮食中对一些食品进行置换。比如,饭前吃了50克高纤维素饼干,那么就要减去100克米饭;喝了250毫升无糖酸奶,就要减去150克瘦肉或300克豆腐等。

  李万根还提醒,目前市场上虽然有各种无糖饮料,但专家提倡首选茶。因为茶叶是富含抗老化、提高免疫力和降糖、降脂的物质。很多无糖饮料虽然不含蔗糖,却含有果糖和脂肪,所以饮用无糖果汁、核桃露、杏仁露后,也应适当减少其他热量的摄入,否则仍有可能总量“超标”。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